Blog posts : "中國"

信力建:祖國究竟多大了?

10月1日是新中國的“國慶日”,年輕的63歲。而 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101歲。但宣傳中一直稱“中華五千年歷史”,那麼祖國究竟多少歲呢?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朝(約西元前 2070至約西元前 1600年),歷史記載,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奪得王位,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王位之先河。夏朝共傳十四代,十…

Read more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想,中國人最不能接受日本人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近代以來,小國大日本,大國弱中華,這麼一種地理國情歷史人文極不對稱而又極其悲憫和戲劇的歷史往事。贏,贏得那麼自然。輸,輸得那麼掃興。掛不住面兒啊!至於說戰禍人倫,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外國與中國其實都是大哥不說二哥,誰都差不多。恃強凌弱,到現在也還是全人類共有的一個普遍性格!國與國之間,唯一影響歷史關係結果的因素只能是,時強時弱。我或許可以理解一部分人仇日,所以我想你也應該可以理解別國如何看待我國!比如南北韓,比如印度支那甚至東盟、非洲……自我感覺總是自欺欺人的,我們所謂的朋友從來不把我當朋友!我們所謂的敵人不一定真是我們的敵人!這是為什麼?因為,戰…

Read more

什麼叫中國?

徐若瑄東京影展落淚

中國其實不是中華,台灣也不是外國,自然共和國也不是那民國!稱謂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總有一些個印記無法磨滅,譬如淚水和文字。所以竊以為徐若萱的眼淚【 123 】和張雨生的悲愴其實有些異曲同工,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我們都會有一個疑問:什麼叫中國?這個問題都解釋不清楚,何必去糾結於什麼所謂認同。因為某…

Read more

摸蟹日志·第十五期

經濟學人:脆弱政權的下一位皇帝

習近平會加速政改嗎?認為要謹慎行事的中共保守派大有人在。但從務實的杜奧都來說,也有改變的可能:中國的經濟成果可能會因為黨不能放鬆權力而前功盡棄。民眾不滿的爆發,加上中共當局對一般民眾麻木不仁導致的忿恨,目前正在全國的鄉鎮與都市中不斷增溫。據中共官方資料顯示,從1993年以來,大規模的群體性抗議與暴動增長了10倍,超過了90,000 起。過去,中共領導人依賴經濟的增長來維持穩定。一旦出現重大的經濟放緩,群眾將怨聲載道。 …

Read more

中國轉型智庫第三屆研討會:台灣的憲政與憲政轉型

時間:8/26/2010  作者:中國轉型智庫
(2010年6月30日,北京) 

 

張大軍:各位朋友,非常歡迎大家抽空來參加中國轉型智庫舉辦的第三次小型研討會。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台灣的憲政與憲政轉型”,主講人是轉型智庫研究員張博樹先生。博樹老師5月初去了台灣,6月份剛回來,這一個月在台灣講學期間,接觸了台灣方方面面的人,自己也做了很多調研。下面有請博樹老師開始今天的主題發言。…

Read more

劉亞洲:十年之內,中國將會出現偉大的變局

最近頻繁發生政治震蕩的吉爾吉斯斯坦,典型地表現出了其特有的中亞社會不穩定癥結:北方的吉爾吉斯人與南方的烏茲別克人的矛盾衝突、政權的合法性和代表性不足。而吉爾吉斯斯坦的問題幾乎存在於每一個中亞國家。

某種程度上…

Read more

新乾隆时代

去歲網絡風化稽查風起雲湧之際,我寫了篇《歷史未必總是向前》,不想一語成讖。天朝稽查的結果是揪出了谷歌這個大壞蛋,並在不久前請它“滾蛋”了。各大網站的通稿上面的說法還要含蓄文雅些,他們叫“谷歌的戰略倒退”。 …

Read more

韓寒:對於谷歌退出中國,你有什麼要說的?

我沒什麼要說的,谷歌是一個很好的公司,我的手機用的都是谷歌的系統。但是關於這件事情,你只要有一些新聞和政治敏感度,你就知道你說什麼都沒用,下場都不會很好,刪了你的文章還算是小事。谷歌不玩了,他退去了香港,甚至可以回美國,但是作為中國的作者或者媒體從業者,如果說了一些人話,他被迫不能玩了,他能退到哪裡去呢? …

Read more

Google的中國問題

    2006年紐約時報的長文,譯者不詳。

  在中國,很多年 輕人都把李開複當作名人。雖然不是像陳冠希或者演唱組合F4那樣,但是這個44歲,總是身著一身灰色的計算機專家肯定能吸引一大堆粉絲。當這個 Google中國公司的總裁在中國的大學發表演說,講中國的年輕人如何該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青年競爭的時候,黃牛黨會把門票炒到60美元一張。還有一次, 李開複演講的會場裏有8000名聽衆,學生們被李開複的每一句話所吸引。…

Read more

摸蟹日志·第八期

Google可能將退出中國市場

Google稱其業務系統遭受到來自中國有針對性的攻擊,導致知識産品被盜,Google在2006年進入中國,是為了讓中國人能夠在更加開放的互聯網中獲取信息,基於這種理念,Google可以容忍部分審查,但Google會密切注視中國新的法律對Google服務的限制情況,現在Google已經確認,Google已經到了重新考慮評估中國業務運營可行性的時候了。 …

Read more

摸蟹日志·第七期

哥本哈根潰敗記錄—我所知道的真相

下午三四點,驚天消息傳來:奧巴馬闖進了中印巴西南非的基本四國會議,跟四位新興經濟國家的領導人直接斡旋。聽說他說了兩遍“我能進來麼?”,並直接坐下。然後聽說巴西總統盧拉離開。四個小時後,奧巴馬在CNN直播中宣布他與主要發展中國家達成了共識。一份全新的“臨時協議”出爐。隨後空軍一號起飛,延長訪問5個小時的溫總理也終於趕赴機場回國。 …

Read more

摸蟹日志·第六期

境外註冊域名將不得用於中國業務國際域名在列

目前,從全國域名註冊服務及管理工作會議獲悉,為了進一步打擊淫穢色情的違法網站,國家有關部門將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對於部份已建站的在境外註冊的域名做監管,並對國外的註冊商實施相應的管制措施,杜絕非法網站利用境外註冊域名境外建站來逃避打擊。 …

Read more

摸蟹日志·第五期

崔衛平:我是壹只草泥馬

起初他們修理天涯,我不混天涯,我不說話;接著他們修理凱迪,我不是貓眼,我不說話;此後他們修理校內,我早就畢業了,我繼續不說話;再後來他們幹掉了牛博,我不想被幹掉,我還是不說話;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爲我說話了。…

Read more

非中國製造

china

中國出口下降,貿易順差增長

一月份,中國的進口值大幅下降,錶明需求驚人地萎縮:與上年衕期比較下降瞭43.1%,比預期的還要蹧糕,是十二月份下降的兩倍。但39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是刱下瞭記錄,這歸因於齣口量的巨幅下跌。175億美元的齣口下降使得進口的下降相形見絀。由於全毬的經濟衰退,中國齣口量短期內恢複不太可能,但進口很有可能迴陞。在近幾箇月的股市下挫後,中國恢複瞭對銕礦石的進口。中國經濟也有可能在政府的刺激計劃後有所迴陞。…

Read more

打滿補丁的少年?

一段視頻:小學生朗誦《2009中國加油!2009中國最大!》,不必指責什麽,更不要像去年圍剿說“很黃很暴力”的小女孩那樣,因為在後面組織的那些老師、成年人根本就躲在鏡頭外呢。

我們都這樣過來的,浪費過多少紅旗下的講話,而不是跟夥伴們去街頭遊蕩,或跟蹤回家路上的心上人。…

Read more

革命的中國和中國的革命

簡介
面對不斷上升的基尼系數帶來的問題,中國政府仍然覺得有充分的時間來應對。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文化中對于貧窮的認知:在中國,貧窮是不體面的。(相反,在其他有很多窮人的社會裏,如印度,窮人並不為自己的貧困感到羞恥)在中國,窮人不願意抛頭露面,或者被告知不要抛頭露面,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狀況感到 “丟臉”。這種窘境帶來兩種影響:正面的影響是,它推動人們去擺脫貧困,去進行商業冒險;負面的影響是,那些被長期被置于貧窮狀況的人會心生怨恨,從而導致抗議、騷亂甚至引發革命(當然,革命的後果並不總是負面的)。…

Read more

山人:中國的未來取決于有序與無序關系的重新洗牌

退奶的民衆

當今中國是一個高度有序的國家,但同時,就象毒奶事件和今年以來的無數事件(其中有許多是驚天動地震撼世界的事件)所表明的,中國擁有的是一個高度無序的 社會。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中國道路第一段顯然已經走到盡頭,而第二段看來不得不以跟三十年前一樣的大手筆開始,否則便難以為繼。德國之聲記者山人認 為,只有讓一種自然的“序”取代人為的“序”,中國才能有下一個三十年的可持續發展。…

Read more

楊繼繩:大饑荒期間中國的人口損失(二)

四、中國學者的研究結果

蔣正華的研究

蔣正華研究的結論是,在大饑荒期間,非正常死亡人數爲1700萬人。這個數字幾乎和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計算的結果相等。由于蔣正華的這個結論已被國內主流意見接納,所以,筆者在此作一詳細介紹。…

Read more

楊繼繩:大饑荒期間中國的人口損失(一)

在1958年“大躍進”以後的幾年大饑荒期間,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中外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研究。由于餓死人是一個十分敏感的政治問題,各級政府極力隱瞞和縮小人口死亡數字,沒有留下完整可靠的資料。再加上中國的人口統計數據比較混亂,很難用公布的人口數據推算。所以,中外學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能是一種估計,而各種估計之間相差很大。筆者在這裏先介紹中外學者的估計,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Read more

中國人的眼淚

流淚的國人

不置可否,但得補充一點:因為數據庫原因,此篇為補貼。看不懂英文也沒關系,你看看子峰刻意為之的時間調整就明白廣告創意所在了。大赦國際同類型的廣告很多,如果不質疑曆史事件本身的話,每每其廣告創意在同樣作為國人的我看來除了拍案叫絕,剩下的可能就是無聲的震撼或感觸!譬如這如疤淚痕,是不是欲語猶咽,有種怎麽也說不出來的感覺!…

Read more

20 blog posts
Follow me on Twitter